回到家鄉正值八月,立秋過后小鎮的空氣中泛著微涼。二十多年過去了,這里依然如小說般描繪的質樸。
這是個你只需花半天就能逛完的小鎮,卻也是我初長成的地方。
對小鎮最初的印象,是東河邊的公路,與河水平行的公路兩邊并無欄桿,也沒有巨幅廣告牌,一路風光旖旎,青山綿延。若至仲秋時節,田地里尚未收割,風吹起麥浪滾滾、層層疊疊、由遠及近,美得令人窒息。
風光嫻靜,人心自然淡雅寧靜,少了鋼鐵森林里的浮躁和焦灼。窗外飄過一陣小雨,很快又陽光傾城,散步碎石小道上梨子樹碩果累累,對面是風格質樸的農家山莊,屋舍儼然,白色的招牌上寫著當季特供。
小鎮的集市上有各種賣時鮮瓜果蔬菜的農人,沒有叫賣聲,買主開的價合適的話便可帶走眼前的果蔬,牽著狗的本地人在悠閑地遛狗,碰上熟人了,可以站在街道上閑聊很久,緩慢平淡的生活氣息撲面而來。
老屋在河東工廠的職工小區里,小院兒里布滿了各種植株,木制家具,光滑的石地板,還有從圍墻外伸到小院兒里來的翠竹和綠藤,纏纏繞繞,添了幾許鮮活的綠意。
初來的日子我總是很嗜睡,每天睡到自然醒,后來我舍不得睡懶覺,因為我發現小鎮的清晨太美了。窗外鳥鳴婉轉,不知從哪兒飄來早飯香,混在剛剛修剪的草坪的香氣中。遠處小區房的屋頂,飛過一群灰色的鴿子。
我貪戀小鎮清晨的美,總是早起,晨練后喝著早茶,在小院兒里倚著墻,慵懶地發很久的呆。
除了清晨還有黃昏,漫步在靜謐蜿蜒的碎石小徑邊上,裙裾輕輕滑過。經過小河,夕陽傾灑在潺潺流水上,走過石橋,迎面走來趕回家吃晚飯的農人。
暮色里的小鎮色彩柔美,似乎帶著治愈的力量。受這氣氛感染,我也輕輕閉上眼,靜靜感受著這份柔美。
小鎮的故事向來不盛大、不恢弘、不絢麗,只有曼妙的田園風光,和家長里短中的細膩溫婉。它沒有眾多的古跡,沒有絕世風景,這個集自然與淳樸于一身的小鎮,有的只是尋常人間煙火和寧靜致遠的氣氛,卻已足夠動人。
【水總宣】邱震宇供稿